梧溪村,位于闽侯县西北部洋里乡,是省级革命老区基点村。新中国成立前夕,全村人民对革命理想无比向往,许多贫苦农民跟随共产党投身革命,写下了一曲令人振奋的颂歌。
1948年底,城工部领导林白、王金佃、郑其土等为巩固和发展闽中游击根据地,特地到洋里乡梧溪村、长基村、张际村等地开展秘密宣传、建立党支部、发展地下党员、组建游击队等工作,梧溪游击队就成立于此时。
俯瞰梧溪村 郭城/摄
余忠平、余圣曲、江玉英等20多人这个时候加入游击队,革命的火种在梧溪村迅速蔓延,与这里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梧溪村地处闽侯与闽清两县的交界处,这里崇山峻岭、地势险要,适合开展敌情监测与交通连线工作,于是设立了许多据点。
梧溪村革命据点之一:天池山 程强/摄
梧溪村党支部成立后,通过大力宣传党的农村土地政策、解放战争形势,发动农民抗捐抗税,扩大党在农村的影响。同时,领导游击队开展敌后战争,袭扰国民党地方武装,收集军事、经济情报,发展武装力量,配合正规军作战。
梧溪村革命据点之一:梧溪寨山顶寨 程强/摄
1949年1月,国民党闽侯县保安大队出动军警一个连,奉命向大湖地区的地下游击队发起偷袭,企图一举消灭大湖地区的地下武装。大湖地下党获得情报后,要求洋里游击队援助作战。梧溪地下支部立即召集全部游击队员联合张际、刘地各游击队驰援大湖,预先设伏,利用步枪、鸟铳、土制手榴弹,勇敢迎敌,顽强作战,最终击退敌军,保护了大湖的红色武装火种。
梧溪村革命据点之一:新厝 张锋/摄
1949年3月,城工部领导林白、王金佃通过秘密交通线到廷坪乡西山村召集闽侯地下党基层组织会议,分析国共战争形势,布置准备迎接、配合正规军解放福州的任务。不料消息走漏,国民党闽侯保安团,出动两排军警,连夜奔袭西山。此时梧溪地下党游击队刚好担任远线警戒任务,在山顶发现敌情的哨兵鸣枪报警,担任会场保卫的各队游击队员立即护送林白和王金佃从后山转移,利用险要地形和茂密树林作掩护,边打边撤,后又遇古田邹洋游击队接应,终于甩掉了国民党的追击,林白、王金佃安然出境。
鸟瞰梧溪村余氏宗祠 郭城/摄
1949年5月,解放军第28军因战略转移,取道洋里、东桥开赴南平。国民党获取情报后,派一个团的兵力,在洋里至东桥之间的坊挡这个狭长地带设伏。28军刚到坊挡,即遭敌军猛力攻击,虽然数量上我军占有优势,但因敌军早有准备,且有洋里当地的土匪引路,山势陡峭,地形对二十八军不利,伤亡很多。危急之际,梧溪游击队联合长基、张际游击队赶往救援,从敌后左右两翼发起进攻,令敌军惊慌失措。
在这次战役中,梧溪游击队排长余忠平,党支部书记副排长余圣曲因救援及时,指挥得当,荣立三等功。
梧溪村余氏家风家训馆 吴林/摄
福州解放后,洋里游击队改编为闽侯县大队,驻防福州、祥谦、义序,准备随大军解放台湾,后因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解放台湾军事计划暂时搁置,县大部队全部复员参加家乡建设。为表彰梧溪村在革命斗争中的突出贡献,福建省特授予梧溪村“省级革命老区基点村”光荣称号。
余氏宗祠里关于梧溪游击队事迹介绍 吴林/摄
在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迄今有600多年历史的梧溪余氏宗祠里,一股紧跟时代气息、追寻红色记忆的热潮在这里传承不息,祠堂左侧的偏厅里,梧溪人、梧溪游击队敢于抗争、前仆后继、奋勇作战的事迹正脉脉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