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老促会
参与“阳光1+1牵手计划”,挂钩帮扶长汀县灈田镇水口村和福安市赛岐镇泰康村,与两个村签订了合作协议,并由会领导带队,先后赴两个村开展先期调研洽谈,摸清底细,共商发展大计,帮助协调解决问题,同时对两个村都下达了各3万元的启动资金和各20万元的扶老助学资金。
积极参与健康扶贫活动,积极筹措资金,参与了省委老干局、省卫健委、省老科协等9个单位联合举办的“送医药,送科普、送技能、送健康”的大型义诊健康扶贫活动。
推进老区宣传工作。一是拍摄《不忘初心,服务老区》纪实片,摄制组赴50多个老区点完成了拍摄工作,目前片子正在制作过程中,今年建党100周年时正式发行。二是进一步加强《红土地》杂志宣传工作,配好配强杂志社领导班子力量,进一步创新《红土地》宣传形式,提升宣传效应。三是提升“福建老区建设”门户网站宣传水平,全年累计访问量超过300万人次,访问者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四是配合中国老促会发行好《中国老区建设》,本省发行量达 9000多份,超过去年水平。
推动革命老区发展史编纂工作,全省70个老区县(市、区)从2017年6月全部启动了编纂工作,目前有近30个县完成编纂任务并已出版。走在全国的前列。已出版发展史的老区县普遍举行了发行仪式,开展赠书、座谈交流和读书活动,扩大了老区精神的影响力。
★福州市老促会
联合福州市人才发展基金会开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项目调研考察、跟踪推广,与福州市人才发展基金会签订“捐赠协议书”,落实首期返乡人才创业项目扶持资金30万元,并落实了第一批等得到扶持的3个项目。
推动“革命老区县发展史”编纂工作,福州市有7个县(市、区)老促会,截至2020年12月,已有4个县完成“革命老区县发展史”出版发行任务并举行首发式,完成率为57%。
联合罗源县老促会、永泰县老促会、闽清县老促会,再辟3个“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基地”基地,分别是罗源县白塔乡百丈村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罗源(百丈)指挥部旧址,永泰县嵩口镇赤水村中共福建省委、闽中特委联络站旧址,闽清县塔庄镇莲宅村闽中游击支队联络站总站旧址。对宣传老区精神,传承红色文化起到积极作用。
开展“阳光1+1牵手行动”,主动牵手结对永泰嵩口镇赤水村、闽清县塔庄镇莲宅村2个老区村,在有限资金条件下,给每个牵手帮扶村1万元党建活动费。启动第一批资助金共3.7万元,主要用于捐赠牵手老区村的福州革命史展版及村党建活动室完善、困难村民的帮困慰问、困难村民考上大学子女的资助等,助力革命老区村实现乡村振兴。
圆满完成“福宁莆南”四地市老区工作交流座谈会承办任务。
★三明市老促会
以“红色三明”为抓手,持续开展“风展红旗如画”宣传。宁化县巡演情景音乐剧《风展红旗如画》,推广传唱《如梦令·元旦》等系列红歌,组建百人军号表演乐团常态化演出,培育一支“红色故事”宣讲员队伍。大田县老促会编写出版《不忘本来》等红色书籍,将乐县老促会精心编撰《将乐红色故事汇》,泰宁县编纂出版《红色泰宁故事》等丛书。全力抓好《革命老区发展史》编纂。协助抓好革命遗址修缮保护。积极宣传《三明市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管理办法》,深入宁化、清流、明溪、大田、尤溪等考察调研革命遗址修缮保护情况。宁化县老促会突出“红色+旅游”“红色+培训”,实施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开发等项目,全力打造一批红色文化精品旅游线路、红色文化重大标志性项目。大田县老促会争取资金34万元,对中共闽中工委遗址和林大蕃烈士纪念馆进行修缮。
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开展调研,市老促会先后到大田武陵茶山村、百束村、清流梓材村、石下村和尤溪梅仙豆逗家庭农场等实地察看调研。同时重点对宁化、泰宁、明溪、建宁脱贫攻坚完成情况进行调研,了解掌握各县脱贫攻坚情况,提出建议意见。对老区乡村振兴进行调研,撰写了《在乡村振兴中要有新担当新作为》等调研报告。
积极组织参与“阳光1+1牵手计划”,并对清流、尤溪、永安老促会实施“阳光1+1”助力老区村发展情况进行关心过问,促进活动顺利开展。继续组织发动老促会理事单位挂钩老区村,永安市35名处级领导和35个部门单位挂钩帮扶老区贫困村,1308名市、乡、村干部与745户老区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形成推动老区发展合力。宁化县老促会18个成员单位深入开展“挂一个老区村,邦助解决一、二个困难事”活动,共争取到扶持资金930万元。
★南平市老促会
召开全市宣传工作会议,邀请《中国老区建设》《红土地》杂志社领导到会指导,提出宣传工作要多措并举,将平面媒体、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结合。
举办“苏区行”活动,走访了浦城、松溪、政和,参观老区苏区新面貌,推动老区苏区工作的顺利开展。
议定了“健康扶贫”调研议题,深入全市调研,撰写了调研报告《“光明行”是健康扶贫的好项目》,呈送至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力求建议落到实处。
向市委常委汇报老促会工作情况,为武夷山市刘云飞等人自筹创办的云飞革命文物博物馆提出保护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莆田市老促会
主动融入全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统一部署,筹资支持全市一县四区革命遗址修缮保护项目6处50万元;下拨资金10.2万元帮扶中共福建省委旧址所在地仙游县钟山镇临水老区村;发放5.1万元慰问革命“五老”(遗偶)、困难老党员、老区贫困户;协调解决中共闽中特委机关涵江区庄边镇宁里旧址进村道路拓宽、改造、提升项目工程进度和资金缺口等问题,用心用情推进偏远老区山区脱贫攻坚。
与市民政局(老区办)、市文联共同承办的“红色记忆,老区风采”系列采风活动,创作了大量有温度、高质量的文艺作品。
指导仙游县、秀屿区老促会做好换届和秀屿区成功举办莆田市县区老区工作交流座谈会。推进全市一县四区《革命老区县区发展史》编纂工作,开展好《莆田市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情况调研,实施好福建籍爱国侨胞黄仲咸奖学金发放及黄仲咸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与江西、长汀老促会开展横向沟通联系,更好地助推全市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老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连江县老促会
组织学习新修《福建省促进革命老区发展条例》,结合本职能提出实施意见贯彻落实;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县老促会常务理事单位(含上级、县部门补助)投入老区扶建资金约3.06亿元;《连江县革命老区发展史》付梓,2020年12月举行发行仪式,后组织“发展史六进”活动,至12月发放2530本;协助遗址修护,促进红色旅游发展,打造7条红色路线,外澳村被誉为“福州井冈山”,长龙镇成为市重要红色旅游线路之一。
★上杭县老促会
2020年上半年,积极配合县民政局,就起草制定县“关于进一步加快革命基点村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六条措施”,深入革命基点村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呼声,全面了解革命基点村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工作中的成功做法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供政府领导决策参考。8月份推动上杭县出台《进一步加快革命基点村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六条措施》。十六条措施涵盖了完善基础设施、加快产业发展、提升公共服务、强化保障支撑四大方面,支持力度大,含金量高,对革命基点村实现乡村振兴意义重大,深得革命基点村群众欢迎和赞誉。
★惠安县老促会
落实惠安县委书记到东桥、宣美两个老区村现场办公,两个村分别获305万元、270万元的项目资金补助;以发行《惠安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发表专题纪念文章、举行座谈会等形式,宣传纪念惠安暴动90周年;加大推进老区村革命斗争纪念室建设力度,完成14个(累计27个)村史室建设任务;继续推动县直机关“一帮一”挂钩老区村工作落到实处,2020年开始的新一轮挂钩工作由3年期增加至5年;完成县政府10个为老区村办实事项目建设,投入财政补助资金100万;继续做好县老促会老区村“金钳”扶困奖学基金会工作,慰问119户困难户,发放慰问金23万元,奖励困难学子38人,奖学金19万元。
★沙县老促会
定期召开老区工作会议,年初就制定工作计划,进行十九大精神专题宣讲,开展形式多样的老区活动,确保了我县老区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老区宣传报道工作,2020年共向有关刊物投稿22篇,在各媒体共发表文章19篇,编印简报2期;积极做好黄仲咸教育基金会奖学金发放工作;积极做好《中国老区建设》征订工作;成功完成《沙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的编纂工作。
★泰宁县老促会
联合县党史办、文旅、广电、乡镇等部门单位,编纂出版《泰宁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红色泰宁故事》《红色泰宁》等丛书,编写《金溪河畔女红军——黄木珠》剧目;向中央和省市宣传媒体投稿171篇;订好、用好《中国老区建设》杂志,做到县乡村全覆盖;结合2020年度黄仲咸教育基金会奖学金发放,编印《慈善丰碑 薪火相传—纪念黄仲咸先生诞辰100周年》宣传手册,大力宣传老区政策和红色文化。
结合“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增进苏区人民谋福址”“锥栗产业发展”“助力精准扶贫、推动老区发展”“梅口、上青脱贫攻坚和开发建设”等课题,深入乡村调研,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反映主要问题,提出建议意见。
★清流县老促会
完成了《清流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的编纂出版工作;组织宣讲小分队深入全县各中小学开展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和红色文化宣传;全力协助省老促会开展拍摄“不忘初心”服务老区电视纪实片工作。
协助部分老区村向上争取资金50余万元,对里田乡廖坊村至长汀县陈莲村道路、余朋乡余朋村村口道路改造、嵩口镇围埔村村内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协助长校、里田等乡镇上报长校镇下谢村湖远公祠、里田乡锅蒙山战斗遗址、田源乡田口村游击队旧址、清流县城保卫战遗址等4处红色文化遗址遗迹列入省老区办红色革命遗址保护修缮项目库,争取了省级专项补助资金20万元。
开展“阳光1+1”牵手行动,结对嵩口镇梓材村、里田乡洋庄村二个老区村,帮助协调解决对接项目4个,落实建设资金9万元,举办种养培训班两期。做好革命“五老”人员和遗孀的慰问工作,春节期间组织书法爱好者到老区村开展送春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