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红土地论坛红色文化基因库特别策划老区视角乡村新貌红色记忆红色旅游老促会新故事期 刊

桥光村巧打“侨”牌助力振兴

2021-06-07 16:24:21 来源:《红土地》杂志社2021年第06期

“村里的每一件公益事业,都离不开海内外乡亲们的鼎力支持!”

连日来,看着连接仙游县游洋镇区的进村路游桥公路改造提升工程有序推进,一直为此事操心的退休乡贤林志步乐呵地告诉笔者:“资金筹措到位了,已经完成改造一半了,预计6月底即可全部完工,直接造福全村群众,助力家乡振兴!”

地处山旮旯的桥光村,距离游洋镇区6公里,为省定革命老区村。

由于地处偏僻,经济落后,新世纪以来,村民们特别是青壮劳力争先走出山门,前往国内外闯荡,靠“邻帮邻,亲带亲”,先后约有300余村民远渡重洋“讨生”,常年在苏里南、阿根廷等南美洲国家经商打工,大多朴实肯干、抱团发展、诚信经营,将超市等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如今村内有七成以上的村民家有亲人在海外,崛起成为仙游县不多见的“华侨村”。

桥光村巧打“侨”牌助力振兴

桥光村幸福院

有路,方可筑起老区跨越发展的“康庄大道”,农村小康才有希望。据介绍,一直以来,桥光村通往镇上唯一的路是一条上世纪70年代末靠群众投工投劳开出的泥土小道,给村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为了改善老区群众的出行条件,2006年,游洋镇启动规划总造价210万元硬化游桥公路,该村侨胞们获悉后,踊跃捐资,在他们的感召下,全村乡贤共捐资90多万元,水泥村道如期竣工,让村民们告别了“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的历史。 

随着乡村振兴号角的吹响,年久失修、路宽仅为4.5米的游桥公路不适合大型车辆通行、车辆交汇避让,虽然向县里争取了革命老区村道路升级改造启动金20万元,可去年底工程一上马就遭遇资金严重缺口。据初步测算,完成全线拓宽1-2米的改造需投入约75万元,加上桥梁拓宽、截弯取直及道路两旁绿化,则至少需筹资130多万元。

“家乡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时刻吸引着游子们殷殷的爱乡心。作为‘华桥村’,在乡村振兴中,要巧打‘侨’牌推动侨资和侨力,进一步擦亮宜居侨乡的美丽乡村品牌。”该村党支部书记林剑镝表示。

为了及时破解道路通行问题,经游洋镇党委、政府引领,该村在探索“党建+乡贤”的乡村振兴模式中,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将筹资游桥公路改造提升列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重点工作,以党建引领,邀请村里的离退休老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及德高望重的老人商议决定,发动国内外乡贤捐款共建这条路。

桥光村巧打“侨”牌助力振兴

仙游县游洋镇桥光村的游桥公路改造提升工程正有序推进

    随即,3月9日,经“桥光人”微信群发出《捐款倡议书》,迅速引起海外侨胞和国内乡贤的积极响应,在苏里南经商办超市的林金禄、林金柏、黄光永3人带头捐款11万元下,短短6天时间,海内外的桥光乡贤们纷纷慷慨解囊捐款136多万元,其中,在苏里南经商的60多位桥光乡亲捐款81.82万元人民币,同时在林志步、林振山等退休老干部发动下,在国内的林如贵等100多位乡亲也捐献54万多元。桥光村监委主任林加芬表示,“这些善款将专款专用,每一分都花在刀刃上,并将及时公布捐资花费情况,让乡亲们的爱心落到实处!”

获评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的桥光村党支部原书记、游洋镇侨联主席林振福介绍,不管在海外拼搏还是国内闯荡,致富不忘乡的“桥光人”热衷于家乡公益事业发展,除了铺桥修路,在村老人幸福院、镇教育促进会和村老人集体做寿等方面都能看到他们的爱心善举,支持家乡没有休止符。

位于村头古色古香的“慕梓亭”,就是该村离乡游子们捐建的。

在敬老上,侨胞们也毫不含糊,该村2018年投用的幸福院爱心食堂每年开销约8至10万元,这些年,都是靠远在海外乡贤和各界爱心人士的鼎力支持,确保提供免费午餐的爱心食堂能持续开办下去。

目前,远在国外的桥光人每年都会各自至少捐出500元以上的善款,用于村里敬老祝寿、兴医助学,为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祝寿,为村里优秀学子发放奖学金、慰问困难户等,累计至今捐献400-500万元……

在侨胞们的带动下,全村尊老敬老、爱才崇文,蔚然成风,慈善公益事业在桥光村方兴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