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是福建省重点老区县(市),是闽东革命的中心,历来福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区工作。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做好老区脱贫奔小康工作的实施意见》。2020年,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累计投入1117万元资金专项用于老区基础设施、革命遗址修缮及美丽乡村等项目建设。其中本级财政投入925万元,向中央、省、宁德市上级争取专项扶持资金192万元。
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民生福祉
根据《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实施意见》,2020年下达560万元补助56个老区基点村重点项目建设,40万元补助老区基点村道路建设,改善了老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老区乡村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全市61个老区基点村基本消灭了老区村贫困居民吃饭、穿衣无保障的问题,老区群众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
壮大特色产业,提高群众收入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推进产业与生态相协调,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以坦洋工夫品牌建设为主导,以生态茶园建设为基础,推进茶叶产品绿色无公害,先后建成标准化生态茶园近8万亩,有机茶示范基地3000亩,绿色食品原料12.2万亩,推广绿色防控面积约8万亩,农垦5G智慧茶园列入2020国家数字农业试点县建设项目(茶叶)。
松罗乡因地制宜发展茶叶、葡萄、养蜂、林下经济、水果等特色产业。立足各村特色农业资源,发展“资源型”“种养型”“村企型”集体经济,培育各村特色产业,努力建立“一村一品”,增加村财收入。如溪柄镇立新村通过种植荷花,打造“为荷而来”农业观光品牌,立峰村发展大棚葡萄300亩,坑口村发展金色阳光环境大棚葡萄20亩;东坪村改良茶业品种,增产增效。老区基点村在发展村财项目的同时也积极吸纳本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以“股份制+公司+村+股农”的形式发展农业项目,让贫困户增加收入,尽快脱贫致富。
建设美丽乡村,改善人居环境
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发展现代农业、搞好乡村旅游结合起来,统筹推进,突出地域特色,尊重农民意愿,建立长效机制,努力建设“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的美丽乡村。2020年专项补助165万元建设甘棠镇山头庄村、松罗乡满洋村、溪潭镇马山村等3个老区基点村“美丽乡村”,每个村给予财政补助55万元。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9个老区基点村建成“美丽乡村”,改变了老区的人居环境,提高老区人民的幸福感。
保护革命遗址,发展红色旅游
2020年投入100万元修缮北山村船民工会旧址,山下村闽东分田斗争纪念碑,立峰村马立峰烈士纪念室、纪念亭,牛落洋村中共福(安)霞(浦)边区县委员会旧址,杜坑村畲嫂救曾志旧址,南溪村北上抗日先遣队驻地,后楼村中共(福)安福(宁)边区县委员会旧址。同时,对全市保存比较完整的革命遗址进行普查登记造册。